My Blog

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amco

30.01.2023 / by tony

【BUILD品牌思想 – 花钱做定位砸钱买流量不是真品牌】

大多数企业聊的品牌更多的是一个牌子,小一点的就是设计一个LOGO,注册一个商标;稍微有点规模的就是找个咨询公司花了很多的MONEY做了一个定位,并且被告知这个定位要“砸钱”,快速在人们心目中建立一个“认知”才能成功,我想这是CCTV那个年代打造品牌的方式,也是很多人对品牌的错误认知,一方面让很多有点规模的企业浪费了很多钱玩了一个热闹,另一方面也让很多想做品牌的优秀企业不敢尝试,我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你一些启示。 首先不要混淆了流量牌子和真正的品牌,它们的区别就如流量明星和一个艺术家的区别,流量砸出来的牌子其实和用流量做出来的明星是一样的,现在似乎每个人都在追求流量曝光率和出名,事实上他们并不理解“名”其实是一种福报,而且如果这个是一个“虚名”,和自己实际的”实德”不匹配,那么这绝对是一场即将发生的灾难,你看看全世界的所谓流量明星几乎没有善终,这绝非是一个巧合,底层逻辑就是德不配位,《了凡四训》当中有讲,“名者,造物所忌”。名不是好东西,只要心态错了,这个名反而是累赘,叫“盛名所累”。所以人心态对了,用这个名可以造福人群;有一句成语叫英年早逝,在古代有一些读书人名气非常高,大家把他看得很高,但是他修养不足又享有盛名,最后可能三十几岁福就享完,就走了,这个在历史当中很常见。所以假如人年轻出名了,得要赶紧韬光养晦,诚惶诚恐。据说之前有一位国内的流量明星就被抓判刑了,表面上看是因为某种罪行,也有可能是被同行陷害,我想吃瓜群众都会这么去聊,但是有智慧的人一看就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包括前几年好像有一个什么厉害的直播因为税收的事情也出了问题,其实这一切的根本就在于我这里和你分享的底层逻辑,我知道现在的洋气人很少站在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对于长期发展企业的企业家朋友来说,我真心希望我们能理解这个智慧,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很多文章中推崇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智慧。 当然对于品牌来说,固然需要名气,但是重点是不能靠一味地流量去砸,也就是不可急功近利,品牌的核心在于提升自己的德行和能量,也就是内涵和价值,企业品牌导向利于大众,做了利于市场的事情(提供了优质的产品,服务,利于员工,利于社会乃至世界),那么所谓的名气/流量就会自然而然吸引来,这个时候你的流量/名气也是HOLD得住的,所以真正的品牌要注意聚焦在提高德行这件事情,也就是不断提高品牌价值为工作的首要任务,而非在外不断抓取流量,这绝对是本末倒置。我在很多文章里都提到了“德行”,所谓”德”就是“德者,人之所德,使万物各得其所欲”,用今天的话就是“利他”,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名气和金钱才符合老子说的“顺其自然”方能“天长地久”。正所谓”大福靠德”绝非是戏言和过时的把戏。 如果你希望打造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品牌,获得长期稳定的正向发展,那么我这个文章,包括所有的文章都适合你。 首先我们来看下,到底什么是品牌? 你想到迪士尼就是快乐,那么快乐就是迪士尼的品牌,你想到沃尔沃就是安全,那么安全就是大家对沃尔沃的感觉和认知,而这个正好也是沃尔沃想要传递给你的,那就说明它的品牌塑造成功了,如你本来是一个国民平价品牌,但是有了名气就开始想着要做高端产品,那么你传递出来的感觉就是错乱的,这是一个危险的游戏,当然从企业发展来说,不是不可以开拓高端或者新的市场,但是也许需要重新打造一个品牌。如丰田和雷克萨斯的感觉。I mean 它们确实属于一家公司,但是人们并不觉得它们属于一个品牌。 品牌不是你定义自己是什么,然后通过广告不断告诉人家是什么,人家就应该觉得你就是那个品牌。就如你做了一个亿的广告告诉全世界你是你们村最靓的仔,结果人家和你一接触发现你不是,这个时候这个广告就是害了你。所以广告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在没有准备好之前真的不能乱用。 回到我一开始说的现在打造品牌普遍的一种现象,那就是花钱做定位,然后烧钱买流量的问题。是不是大家认识你了,并且知道了你的定位,销售开始上涨了,这个品牌就成功了?这么去做,自然在刚开始的时候会增长你的销售额,但是这个销售额只是一种“虚荣的追求”,光有数字增长不是品牌力的表现,我说了品牌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不是你烧钱就可以烧出来的,而是客户和你接触的过程中所有感觉的总和。 感觉的一致性打造 如果你告诉市场你是一个快乐的品牌,然后开始烧钱各种传播,等流量进来了,和你接触的那一刻开始,记住,是从这一刻开始,才是品牌打造的开始,他们进入你的店铺或者网站,和你的工作人员聊天,进行交易,拿到货物,出了问题联系客服等等,每一次接触感觉的总和是否”让他们感受到了快乐”才是这个品牌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这个过程给人的感觉完全没有任何快乐的感觉,而且客服态度很差,脸上也没有笑容,那么你这个就不是在做品牌,而是在烧钱买流量做了一个牌子,而且这种流量是可怕的,大家都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简单道理。 所以所谓的品牌定位和流量只是品牌打造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品牌固然需要缜密的思想定位,如有兴趣可以阅读【如何设计品牌思想定位】和一定的推广预算。就如艺术家也需要宣传,但是宣传不能造就艺术家。 其实造成目前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大家都急功近利,价值观扭曲,市场上有些策划公司也是急功近利,给你搞个定位,花钱买渠道砸,告诉你那些诱人的数字增长,这,其实是真的害了很多本可以优秀的企业。企业本身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专业,加上大家都希望快点成为我们村最靓的仔,然后环顾四周都是成功人士,各个几十亿上百亿,这个和看朋友圈差不多,看完的整体感觉就是大家混的都比你好对吧?你也真信!还有麻烦你晚上照着镜子问问自己凭什么,也问问自己到底为了什么一定要成为你们村最靓的仔,这个问题是首要问题,这篇文章【如何找到你的思想/WHY】也许可以帮到你,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晰,那么很容易被误导,最终混淆了欲望和志向,所以我感觉很多活跃在一线的大咖,希望你珍惜自己的麦克风,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助纣为虐,学点佛教明晰因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和你普及一下,佛教提倡法布施,就是宣导正向的思想和善知识,这是积累福报和功德,反之,下,无间地狱。不信?去问佛祖。迷信?去问…量子力学 -:) 那感觉来自哪里? 其实释迦摩尼有个词“六根清净”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人的感觉其实就是来自于“六根”,看到的(眼),听到的(耳),闻到的(鼻),聊到的尝到的(舌),接触到的(身),想到的(意)。也就是说,这些感觉触点都会影响我们对一个事情,一个人,一个品牌的“看法/感觉”,这个“看法/感觉”其实就是你在人们心目中的品牌。 所以探索定义,打造,传递这种感觉是品牌落地的工作重点和成功关键。这也意味着一家企业想要落地好自己的品牌,至少需要以下三个层面的准备: 1:品牌负责人:创始人需确定我们要传递什么品牌定位思想?一旦确定,他的工作就是确保公司的资源分配支持这件事情的发生; 2:营销负责人:要做的事情是通过科学的营销战略去传递这个确定的品牌思想不走偏; 3:销售负责人,要做好的事情就是进来流量的转化以及确保这个品牌思想在和客户实际接触的过程中不断传递给客户,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品牌是一种你无法选择的东西,无论你做不做所谓的品牌,你就是品牌,你无时无刻都在塑造品牌,因为你无时无刻都在和流量接触,你一言一行都在塑造,你发出的一个邮件,一个宣传册,网站的一个图文,或者工作人员和客户的接触,一个笑脸,一句回复等等。所以现在你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你去五星级酒店闻到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这些细节其实都是精心的设计,所以有句话叫“DETAILS…

18.11.2022 / by tony

【BUILD – 品牌战略定位可行性计划】

品牌定位可行性计划和传统的品牌定位不同,分析以及确定一个品牌定位其实并没那么神秘和复杂,我在【如何设计品牌思想定位】中已经阐述了,很多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就算有了一个定位,似乎也只是 在设计品牌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确定有一个清晰的品牌定位,这就是袁隆平先生说的“要种一颗好这种子”, 现在很多企业家朋友已经深刻理解品牌定位的重要性,需要找到那个“为什么”WHY才能提升品牌的维度,如果说,我们做这个品牌的WHY是绿色环保,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来解读的话应该是我们确定了我们的“知”,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行”的层面做好准备,实现知行合一呢?如果一开始没搞清楚这个“知”的问题就开始,我想走着走着就是进入流量买卖的无限游戏。而且日后再想改回来所消耗的成本极高,几乎是不可能回头。我想这也是现在很多品牌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 所以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Build建立思想”:其实就是先要找到自己的品牌定位,“知” 其实就是品牌的思想,品牌的具象只是这个“知”的具体表现,如设计,文案等就是先告诉世界你是谁,你需要通过这些具象(用户触点)来描述自己。所以是你的品牌思想“知”确定了你的设计内容以及如何设计,就如你穿什么衣服来体现你想表达的自己一样,而不是本末倒置”。 1:EXPLORE思想的探索:我们是如何探索这个品牌思想的? 2:CORE MESSAGE核心品牌信息:我们的品牌思想应该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 只有等我们理解了自己为什么要用这个品牌思想的时候,我们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才有了一个方向。这个阶段确定品牌信息以后,设计师就会介入进行LOGO, 颜色,字体,视觉锤等初步设计(先有概念再设计),我们也会使用到以下部分工作内容中帮助你更加理解这个品牌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3:EXECUTION思想的执行:我们这个品牌思想未来如何落地?相对应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或者说用什么方式来体现和传播你的思想? 4:PROTOTYPE品牌落地模型:根据以上内容我们是否可以确定其思想可以在公司内部执行?是否可以确定这是客户需要的?是否可以确定这是整个公司可以实现盈利的?我们最终的商业模型是什么? 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你需要相信你“知”的团队参与进来,所以首先是让你周围的人在团队工作中传递这个“知”。除了产品以外,团队成员的工作如何围绕“知”优化和展开都是“行”。 你的“知” 确定了大家工作的价值观一以及工作具体的内容,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表现“知”? 就如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如何体现“为人民服务”? 如果他们没做好,作为老百姓就觉得这个“品牌”没做好对吗。所以这个是统一思想很重要的工作,是不断提高的过程。如你的“知”是传递环保理念,那么从创始人到员工,内部环境以及日常营运都需要做到“环保”。这就是统一思想Align。因为内部员工需要感受到这个“知”才能传递这个“知”,这包括了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生产,商务流程等。 那么理解了这些,你就知道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梳理出很多内容,你可以把以下4个部分想象成四个由内而外的圈,一环扣一环来确保整个品牌的内部落地,这个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给出详细的建议和落地方案帮助你和你的HR在公司内部打造这个内部品牌。 1:创始人CEO品牌 :该如何优化自己的个人品牌和形象来支撑这个“知”。其实这点很重要,所以我们会在创始人个人品牌上提出一些建议和想法。我想很多朋友从来没有意识到一个简单的问题,那就是自己得到的能量(一切人事物)都是因为自己输出了什么样子的能量(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心一念等),想要改变外在的能量场,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的能量场,如果这点搞不清楚而是通过改变外在的一切人事物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我怕终究是各种错误的能量纠缠,这难道不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你的问题,焦虑,纠缠,为什么总是无法彻底解决的根本就在于你从未想过自己的问题才是一切问题的开始,从未思考过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自己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你没觉得是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永远会是个问题。 2:ME…

03.11.2022 / by tony

【ALIGN统一思想-创造幸福感的工作环境】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更好更健康的公司文化,也由衷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个幸福的环境中工作, 实现“低头是你喜欢的事,抬头是你喜欢的人”的幸福事业。 当你和你喜欢的朋友面对面坐着吃火锅的时候,大概率你会有快乐的感觉,但是这种快乐是短暂的,很多人喜欢吃辣是因为吃辣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物质叫EDOPHINE,大家都有过运动以后舒服的感觉,那是因为人在运动的时候体内也会出现EDORPHIN,这种物质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疼痛”,如果我们体内没有这种物质产生,那么估计我们也不可能进化和发展到今天,因为我们无法进行任何打猎或者体力活动;所以吃辣舒服是因为辣椒刺激你的舌头有疼痛的感觉,所以就会出现这种E物质;而这种物质是自私的,你 一个人也可以感受到,这种物质也是上瘾的,来得快去得快。 小到喝酒抽烟,中到发工资,大到签了一个100万的订单的时候我们人体内还会出现一种物质就是DOPAMINE,就是大家熟悉的多巴胺,这种物质是“期待的时候会有很多”,一旦得到了就会瞬间减少,如你期待发工资发奖金的那几天会比较开心,一旦拿到就没有什么感觉了;如你定了一辆中意的汽车,在等待期间的心情要比拿到的那一刻开心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得到了就没什么感觉的情况到处可见”,我想你一定有过这种体会。D物质和E物质差不多,它是自私的,自私的意思就是你通过一个人也可以实现D物质的产生,而且D物质不分好坏,做坏事的时候也会产生。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不知不觉陷入一个填不满的“苦海里”。没有得到的时候想得到,得到了就想要更多,这其实不能怪人,因为我们生来如此,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在E和D物质中来回穿梭企图获取人的幸福感,然后这些短暂的快乐来得快走得快。而且它们都是自私(一个人也可以获取)的物质,无法从根本上获取幸福感。所以我们不能混淆了这种短暂快乐/舒服和幸福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似什么都拥有,实现了火锅自由,也得到了自己中意的汽车,也有不错的收入,但是还是不幸福,因为他内心总觉得好像少了一点什么,那么这个“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你去参加小朋友的各种比赛,或者父母去参加你的大学毕业典礼,再或者公司年会的时候站在舞台上获得大家的认可领奖的时候,我们体内就会出现一种物质叫SEROTONIN,这种S物质会让人有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的感觉,无论是看的人还是当事者都会产生,尤其在身体接触的时候产生的就会更多,这就是为什么当你在和他人拥抱的时候,或者生意场上握手交易的时候会有这种感觉,如果你和一个人做生意,双方签完合同,对方说不需要握手了,你会感觉很奇怪或者少了一点什么,我想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简单一点说,如果你希望自己或者他人的体内不断出现成就感和信任的感觉,你就需要给与对方支持和鼓励,在英文中有一个表达叫A PAT ON THE BACK(肩膀上简单的拍一下),它时常用来表示鼓励对方的意思,这么去思考这个表达方式是不是更能理解了? S物质是人们渴望的物质,让人有积极美好的感觉,我想你应该不会反对我的这个解释。 我一直觉得我们每天9-5的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公司,下班了可能还会通过手机或者邮件处理各种有关工作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人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公司,如果这个公司没有产生S物质的环境,那这样的生活是非常可怕的,这样的公司也是可怕的,反观我们大多数的企业领导,我看到更多的是指责和批评,还有很多人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把“领导”当做了一种权威和特权,也许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搭建了一个平台给了大家机会,大家应该感谢他,其实你搭建平台给人创造就业机会本身确实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按照老话说你这是有福报的,但是如果你觉得因此人家就应该看见你害怕,就应该听你的,那么你就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报,这就像你主动帮助了某个人,给了布施,本身是一件好事情,但是接受你布施的人你觉得就应该对你唯命是从低声下气感恩戴德,这就是标准的消减了自己的福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老板会说,我这么努力工作(为了自己的欲望),我每月给你们发工资,你们还不好好干活真的没良心,觉得自己很委屈。不仅如此,公司上下都没有S物质让人产生成就感,有的就是每个月来回折腾的D物质(发工资奖金的时候),这显而易见是不够的,这样的公司文化自然也就少了信任感和忠诚度,谁给的工资高他就走了。 再和你分享一个例子,有一天你在等红绿灯,看到一个老太太吃力的独自过马路,这个时候一位好心人上前帮忙,或者你主动上前扶她过马路,你觉得老太太会有什么感觉?会不会有一种被爱的感觉?我想肯定会的,因为当一个人被他人无私帮助的时候,体内会出现一种物质叫OXYTOCIN,而帮助他的好心人,旁边看到的人体内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O物质,感受到信任,爱和美好的感觉。 反观我们今天的工作环境,老板一进公司大家就开始警觉和害怕,因为他老是拉着POKER脸,他对你的态度取决你给他赚了多少钱,做了多少事,而非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帮助。我经常说,无论是老板还是领导,真正的管理者是帮助他人成长的人,是发在内心关心那些做事的人,那么做事的人自然会主动关心那些所做的事情,现在的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老板给人发工资,然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情,做不好就不开心,你给人发工资是发挥大家的本事和聪明才智来告诉你怎么做事情,不要本末倒置。否则辛苦是必然。沃尔玛的成功其实并不是它的低价战略(它很多东西都比人家贵),而是沃尔玛的创始人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我关心大家,大家就会关心我们的事业”,这也是为什么在他年纪很大的时候还坚持在第一线出现在各个沃尔玛和一线的工作人员聊天,一方面是了解市场前沿的问题,同时这种聊天也是发自内心的关心。而反观我们很多老板,老板不大,脾气很大,架子很大,当我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如果他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那么我已经可以确定这家企业未来会何去何从。 你现在大概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了,他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更多的时候是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环境,也就是公司文化,因为在那里,他们感受不到爱和幸福的感觉,他们体内缺少S和O物质。SEROTONIN物质和OXYTOCIN物质来自于分享,爱,信任。它们和金钱无关,它们的产生来自于你时间和精力的慷慨,如不求回报的帮助他人,由衷的赞美之心,发自内心的关爱等等都可以让人产生这些物质,这是爱,信任,成就感的来源,这两个物质来自于你无私的奉献。而人只有在被爱,被信任和有成就感的时候,才会发挥大家想要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力以及幸福等美好的东西,我经常说,你想要大家如何,你先创造那个让”大家如何”的环境,而不是一味地开会洗脑重复你想要的东西,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一个公司能不能成功,团队能不能同心同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家公司的文化(环境)。 时代造就了太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他们张口闭口就是自己如何如何,殊不知这是离幸福越来越遥远的节奏。在英文中有句话叫To give to get. 这个不是说你把一切都给人家,…